首页 论道 鬼谷子道德经全文解读?

鬼谷子道德经全文解读?

一、鬼谷子道德经全文解读?

古之大化者,乃与无形俱生,[大化者,谓古之圣人以大道化物也。无形者,道也。动必由道,故曰:无形俱生也。]

反以观往,覆以验今;反以知古,覆以知今;反以知彼,覆以知己。[言大化圣人,稽众舍己,举事重慎,反覆详验。欲以知来,先以观往;欲以知今,先以考古;欲以知彼,先度于己。故能举无遗策,动必成功。]

动静虚实之理,不合来今,反古而求之。[动静由行止也,虚实由真伪也。其理不合于今,反求于古者也。]

事有反而得覆者,圣人之意也。[事有不合,反而求彼,翻得覆会于此。成此在于考彼,契今由于求古,斯圣人之意也。]

不可不察,[不审则失之于几,故不可不察。]

人言者,动也;己默者,静也。因其言,听其辞:[以静观动,则所见审;因言观辞,则所得明。]

言有不合者,反而求之,其应必出。[谓言者或不合于理,未可即斥,但反而难之,使自求之,则契理之应,怡然自出。]

言有象,事有比。其有象比,以观其次。[应理既出,故能言有象、事有比。前事既有象比,更当观其次,令得自尽。象谓法象,比谓比例。]

象者,象其事;比者,比其辞也。以无形求有声,[理在玄微,故无形也。无言则不彰,故以无形求有声,声即言也。比谓比类也。]

其钓语合事,得人实也。[得鱼在于投饵,得语在于发端;发端则语应,投饵则鱼来。故曰:钓语,语则事合;故曰合事;明试在于敷言,故曰:得人实也。]

其张罝网而取兽也。多张其会而司之,道合其事,彼自出之,此钓人之网也。[张网而司之,彼兽自得,道合其事,彼理自出,理既彰,圣贤斯辨,虽欲自隐,其道无由,故曰:钓人之网也。]

常持其网驱之,其言无比,乃为之变。[持钓人之网,驱令就职事也。或乖彼,遂不言无比,如此则为之变常易网,更有以勇之者矣。]

以象动之,以报其心;见其情,随而牧之。[此言其变也。报,犹合也。谓更开法象以动之,既合其心,其情可见。因随其情而牧养也。]

己反往,彼覆来,言有象比,因而定基。[己反往以求彼,彼必覆来而就职,则奇策必申,故言有象比,则口无择言,故可定邦家之基矣。]

重之袭之,反之覆之,万事不失其辞。[谓象比之言,既可以定基。然后重之、袭之、反覆之,皆谓再三详审,不容谬妄。故能万事允惬,无复失其辞者也。]

圣人所诱愚智事皆不疑,[圣人诱愚,则闭藏之,以知其诚;诱智则拨动之,以尽其情。咸得其实,故事皆不疑也。]

古善反听者,乃变鬼神以得其情。[言善反听者,乃坐忘遗鉴,不思玄览,故能变鬼神以得其情,洞幽微而宴夫会,鬼神本密,今则不能,故曰:变也。]

其变当也,而牧之审也。[言既变而当理,然后牧之道审也。]

牧之不审,得情不明;得情不明,定基不审。[情明在于审牧,故不审则不明;审基在于情明,故不明则不审。]

变象比,必有反辞,以还听之。[谓言者于象比有变,必有反辞以难之,令其先说,我乃还静以听之。]

欲闻其声,反默;欲张,反睑;欲高,反下;欲取,反与。[此言反听之道,有以诱致之,故欲闻彼声,我反静默;欲彼开张,我反睑欲;欲彼高大,我反卑下;欲彼收取,我反施与。如此则物情可致,无能自隐也。]

欲开情者,象而比之,以牧其辞。同声相呼,实理同归。[欲开彼情,先设象比而动之。彼情既动,将欲生辞;徐徐牧养,令其自言,譬犹鹤鸣于阴,声同必应,故能以实理相归也。]

或因此,或因彼,或以事上,或以牧下。[谓所言之事,或因此发端,或因彼发端;其事有可以事上,可以牧下者也。]

此听真伪,知同异,得其情诈也。[谓真伪、同异、情诈,因此上事而知也。]

动作言默,与此出入,喜怒由此以见其式。[谓动作言默,莫不由情与之出入,至于或喜或怒,亦由此情以见其式也。]

皆以先定为之法则,[谓上六者,皆以先定于情,然后法则可为。]

以反求覆,观其所托,故用此者。[反于彼者,所以求覆于此,因以观彼情之所托,此谓信也。知人在于见情,故言用此也。]

己欲平静,以听其辞、察其事、论万物、别雄雌。[谓听言之道,先自平静,既得其辞,然后察其事,或论序万物,或分别雄雌也。]

虽非其事,见微知类。[谓所言之事,虽非时要,然观此可以知微,故曰:见微知类。]

若探人而居其内、量其能、射其意也。符应不失,如螣蛇之所指,若羿之引矢。[闻其言,则可知其情,故若探人而居其内,则情原必尽,故量能射意,乃无一失,若合符契,螣蛇所指,祸福不差,羿之引矢,命处辄中,听言察情,不异于此,故以相况也。]

故知之始己,自知而后知人也。[知人者智,自知者明。智从明生,明能生智。故欲知人,必须自知。]

其相知也,若比目之鱼;见形也,若光之与影也。[我能知己,彼须我知,必两得之,然后圣贤道合,故若比目之鱼。圣贤合则理自彰,犹光生而影见。]

其察言也不失,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以圣察贤,复何所失?故若磁石之取针,舌之取燔骨。]

其与人也微,其见情也疾。[圣贤相与,其道甚微,不移寸阴,见情甚疾。]

如阴与阳,如阳与阴;如圆与方,如方与圆。[上下之道,取类股肱,比之一体,其来尚矣。故其相成也,如阴与阳;其相形也,犹圆与方。]

未见形,圆以道之;既形,方以事之。[谓向晦入息,未见之时,当以圆道导之。亦既出潜离隐,见形之后,即以方职任之。]

进退左右以是司之,[此言用人之道,或升进,或黜退,或贬左,或崇右,一惟上圆方之理,故曰:以是道司之。]

己不先定,牧人不正。[方圆进退若不先定,则于牧人之理,不道其正也。]

事用不巧,是谓忘情失道。[用事不巧,则操末续颠,圆凿方枘,情道两失,故曰:忘情失道也。]

己审先定以牧人,策而无形容,莫见其门,是谓天神。[己能审定,以之牧人。至德潜畅,玄风远扇,非形非容,无门无户。见形而不及道,日用而不知,故谓之天神也。]

二、道德经原文加解读多少字?

《老子》(也称《道德经》)共八十一章,五千七百四十八字。

三、道德经哪个版本解读最正宗?

《道德经》在流传过程中,形成了很多版本。我们今天所能见到的最早的《道德经》版本,是在湖北荆门郭店楚墓中出土的战国竹简本。其次则是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西汉帛书本。在历史上流传最广的《道德经》版本则是汉代河上公本和曹魏王弼本。

四、道德经解读的最好的是哪个版本?

河上公版本或者王弼版本的最好。

原因是这两种版本的原文完整度高,逻辑思维体系最严谨;也是市场流通最广的版本。其次是傅奕版本。然后是帛书版本,这个版本有一定的残缺。最后是竹简版本,这个版本残缺最严重。

读《道德经》纯粹从文学翻译角度作为切入口可选择《零基础读道德经》,这本书采用王弼版本,完整地揭示《道德经》始于真知灼见止于至善知行合一的哲学博弈思维体系!逻辑思维清晰。

五、老子《道德经》第三十三章解读?

[原文] 「知人者智,自知者明;胜人者有力,自胜者强;知足者富,强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死而不亡者寿。

」 [解读] 能看透一个人很不容易,这需要智慧和能力;而一个人要能真正了解自己也很不容易,你能从各方面了解你自己,既看到你的亮点,同时更要注意你的短处,处于顺境不能骄傲自满,处于逆境也不能悲观失望,你才能算是一个聪明的人。能战胜别人是有能力的表现,有时,打败你的不是别人,恰恰是你自己,能克制自己的弱点,战胜自我的人才算真正的强者。知足者常乐,知足者是天下最富有的人。坚持不懈,努力执行的人才算有志者。成功之属于那些坚持到底的人,即使暂时失败也会从头再来,能保持业绩长久不衰,身虽死而“道”仍存。只有这样的人,才算真正的长寿者。[诗译] 善于知人是智慧,认识自我才高明。战胜别人有威力,战胜自我强中雄。知道满足就富有,勤奋坚毅志向明。不忘根本能长久,死不忘道是长生。

六、解读道德经和庄子哪几本书不错?

《道德经》也叫《老子》或者《老子五千言》,是春秋时期思想家,哲学家,政治家,军事家老子的著作,其内容包含了政治,军事,养生,人生的感悟,以及对自然规律的总结。

《道德经》难以理解,虽易读却不易理解,个人建议先读曾仕强写的《道德经》(分为两部分,道经和德经)。

《庄子》也叫《南华经》,是战国时期庄子所著,庄子的内容大部分是以养生为主,其中包含了对世道人心的概括。

读《庄子》可以先读南怀瑾写的《庄子喃哗》,这本书系统的讲解了庄子的思想理论。

七、道德经古文字学家的解读?

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应该从经常不见其形之处体察“道”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的归宿。“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再往上推,幽微深远到极点,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一切变化的根本了。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难”就没有“易”,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音”就没有“声”,没有“前”就没有“后”,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圣人做事,能体合天道,顺应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干预;生长万物,并不据为已有,化育万事,并不自恃其能;成就万物,亦不自居其功。就因为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绩反而永远不会被泯灭。

【译文】

不标榜贤名,使人民不起争心;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人民不起盗心;不显现名利的可贪,使人民的思想不致受到惑乱。因此,圣人为政,要净化人民的心思,没有什么自作聪明的主张;满足人民的温饱,就不会有更大的贪求;减损人民的心志,便没有刚愎自是的行为;增强人民的体魄,就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里还会与人相争呢?若使人民常保有这样无知无欲的天真状态,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胜的欲望,纵然有诡计多端的阴谋家,也不敢妄施伎俩。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无为”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哪里还有治理不好的事呢?

可以说出来的道,就不是永恒不变的“道”。可以叫得出来的名,就不是永恒不变的“名”。“无”,是天地形成的本始;“有”,是创生万物的根源。所以应该从经常不见其形之处体察“道”的奥妙,应该从经常显露其形之处体察万物的归宿。“有名”和“无名”这两者来源相同而名称各异,它们都可以说是幽微深远。再往上推,幽微深远到极点,就正是所有的道理及一切变化的根本了。

【译文】

天下人都知道美之所以为美,丑的观念就跟着产生;都知道善之所以为善,不善的观念也就产生了。没有“有”就没有“无”,没有“难”就没有“易”,没有“长”就没有“短”,没有“高”就没有“下”,没有“音”就没有“声”,没有“前”就没有“后”,这些都是相辅相成的。因此圣人做事,能体合天道,顺应自然,崇尚无为,实行不言的教诲。任万物自然生长,而因应无为,不加干预;生长万物,并不据为已有,化育万事,并不自恃其能;成就万物,亦不自居其功。就因为不自居其功,所以他的功绩反而永远不会被泯灭。

【译文】

不标榜贤名,使人民不起争心;不珍贵难得的财货,使人民不起盗心;不显现名利的可贪,使人民的思想不致受到惑乱。因此,圣人为政,要净化人民的心思,没有什么自作聪明的主张;满足人民的温饱,就不会有更大的贪求;减损人民的心志,便没有刚愎自是的行为;增强人民的体魄,就可日出而作,日落而息;那里还会与人相争呢?若使人民常保有这样无知无欲的天真状态,没有伪诈的心智,没有争胜的欲望,纵然有诡计多端的阴谋家,也不敢妄施伎俩。在这样的情况下,以“无为”的态度来治理国家,哪里还有治理不好的事呢?

八、如何运用道德经的有关知识解读学习的有关知识?

《道德经》曰:“少则得,多则惑。是以,圣人抱一为天下式。”这是圣人指导我们学习得原则。少就是专一,专一就会有成就,学的多了,样样通,样样松,精力分散了,就不会取得大的成就。因此有成就的人就是专攻一门,有自己的拿手绝活,为天下人做一个学习的榜样。

宋代王安石《上仁宗皇帝言事书》:“人之才,成于专而毁于杂”。意思是人要做事成功的经验是专一,而杂多肯定要失败。事实确实如此。

一个青年向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请教,说他每天都不知疲倦地把全部精力用在自己爱好的事业上,可是收效甚微,这是因为自己低能,还是成才之路太难走呢?法布尔赞许地说:“看来你是一位立志献身科学的有为青年。”青年的答复却是:“我不只是热爱科学,还很喜欢文学,我还爱好音乐和美术。就是这么多的兴趣和爱好,占用了我的全部时间。”

“噢,是这么回事。”法布尔找到了这个青年事倍功半的症结所在。他从口袋里拿出一只放大镜,给青年示范,说:“把他的精力集中到一个焦点去试试,就像这块透镜一样。”

在人才学中,“聚焦成才”是一个重要的规律。它的含义是,要在认识自己的最佳才能,选准成才目标的前提下,集中精力去作重点突破。就像通过凸透镜把众多光束集中到一个焦点,从而引起燃烧一样,人的智慧和力量也可以在“聚集效应”作用下形成成才所需的必要能量。实践表明,“人的思维是了不起的,只要专注于某一项事业,那就一定会做出使自己都感到吃惊的成绩来。”(马克•吐温语)

“聚焦”,这是治学的需要。任何一门学问都不可能一蹴而就。清代诗人曾世霖说:“学问尚精专,研摩贵纯一”,“专力则必精,分途恐两失”。一些青年人精力充沛,求知欲强,兴趣广泛,这是正常现象。但是,由于思想缺乏稳定性,往往控制不住自己,贪多旁骛,浅尝辄止,今天学习这个,明天钻研那个,造成注意力不断地转换,这是很难跨上成功的彼岸的。

古往今来,除了少数具有特殊才能的人物可以在众多领域同时做出杰出的贡献以外,绝大多数人的智力常态,都要靠“聚焦效应”来取得一定的成果。有些人可能在几个方面表现出一定的才能,但并不等于在这方面都能达到平均水准以上的高度,更不要说尖端水平了。由于目标分散,四面出击,不但固有的某些优势得不到充分发挥,而且会暴露出更多的缺陷,以致捉襟见肘,穷于应付。

我国古代的思想家庄周说过:“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以有涯随无涯,殆已!”世路无穷,人生有限。每条事业与学问之路,又都是“漫漫其修远兮”,不付出毕生的精力去探求,很难窥其堂奥。而任何人都不是千手千眼佛和掌握“分身法”的孙悟空,面对着千支万派的学问,只能尝其一脔。如果撒网太宽,胃口过大,硬要去一手抓十个跳蚤,最终可能一个也抓不到。

有一幅名为《挖井》的漫画,画中的年轻人在挖了五口深浅不一的井后,得出“这里没有水,换一个地方再挖“的结论,于是扛起铁锹准备再到别处挖。殊不知,他只要再坚持挖深一点就会有泉水汩汩流出。

清朝曾国藩在其《曾氏家书》一册中,对读书有精辟的见解:“用功譬如掘井,与其多掘数井而皆不及泉,何若老守一井,力求及泉而用之不竭。”曾氏此语,令人启迪,这“挖井引泉论”,涉及读书方法。读书务求精而不滥,只要精,才能突破,从一点窥伺全貌。

读书做学问像挖井,要一门深入是非常有道理。譬如挖井,第一天挖五尺深,挑出来二十担泥,第二天又挖了五尺,可是只挑出来十五担泥,因为深了比较难把泥挑出来。你挖到十丈深的时候,可能一天只挑一担泥上来。一口井挖到见了水,就成功了。一门深入就是要你专一挖下去,一口气挖到底。不要挖了一两天,觉得好像没有效果不见水,就放弃了,又找一个地方去挖,这样不会成功。所以鼓励我们要一门深入,这是修行的一个原则。

其实,学经典也是一样的道理。一生专攻一部经才会有成就。学许多经,就像挖许多井,精力和时间都分散了;而学一部经就像挖井一样,每一锹下去可能会遇到瓦砾,也可能遇到到岩石,但只要心无旁骛,一生只挖一口井,就会有清泉涌出。

中国古人讲:读书千遍,其义自见。这个教训有很深的道理。譬如经我不懂,怕不怕?不怕。你天天念,念上一千遍你就大彻大悟了。你们看看《坛经》里的法达禅师,亲近六祖,他是念《法华经》的,他见到六祖态度非常傲慢,顶礼的时候头不著地,六祖说:你这样傲慢,你一定有值得骄傲的。他就是《法华经》念了三千部,从头到尾念了三千遍,他肚子里有三千部《法华经》,值得骄傲,见到祖师拜下去头不著地,被六祖呵斥一顿。经过六祖一指点,他就豁然贯通,就大彻大悟。别人为什么怎么点也不开悟,什么原因?因为你没有三千部《法华经》!《法华经》分量相当大,一天念一部要念三千天,差不多八、九年的时间,不间断的天天念,所以一点就开悟了。这一悟一切都悟了,可以说世出世间法就像六祖一样一接触就通达,这是好方法。

自古以来那些,成功者几乎没有一个例外,都是一生专攻一部经。像民国初年的,江味农居士一生专门研究《金刚经》,他在《金刚经》上花了四十年的功夫,最后写成一部《金刚经讲义》,那是他研究四十年的成绩。周止庵居士研究《心经》,《心经》二百六十个字,他也花了四十年的功夫写了一部《心经》的注解,《心经诠注》。你想想看,一生的精力用在一部经上。倓虚法师的传记里,提到「八载寒窗读楞严」,一部《楞严经》念了八年。所以大家要想成就,必须在一部经上,真的要下个十年八年的功夫。这个十年八年很苦,没人知道你,没人来问你!十年寒窗勤苦读,念了十年八年,你会开悟!那一悟就入了第一义。这一悟之后,一切经论都通了,是「一经通一切经通」。古德他就一部经书念到底,他统统念通了,开悟了,他才看别的东西,看别的不费力了,一看就明了、就理解。

现在的人走错路子,为什么?他一下手,这个也要看,那个也要看,什么都看,希望什么都懂,结果是看了之后是什么都不懂。你所懂得的是皮毛常识,甚至於连常识都讲错了,为什么?因为你没入境界,你没入第一义!必须契入之后,那才行,那才是真的不是假的。今人的毛病不晓得扎根,不知道扎根,这个太苦了,所搞的都搞好看。所以现代人,花瓶里的花,没有根的,很漂亮,两天就完了,就谢掉;不像古人,古人是根深蒂固,那真是年年抽新芽,年年开新花,所以比不上古人。诸位同修要认真的去反省。

北大教授季羡林也启示我们:成功者都是专一的结果。在中国文学史或艺术史上,常常有几绝的说法。最多的是“三绝”,指的是诗、书、画三绝。所谓绝,就是超越常人,用一个现成的词儿,就是“天才”。可是,如果仔细分析起来,这个人在几绝中只有一项,或者是两项是真正的绝,为常人所不能及,其他几绝都是为了凑数凑上去的。因此,所谓“三绝”或几绝的“天才”,其实也是偏才。可惜古今中外参透这一点的人极少极少,更多的是自命“天才”的人。

评曰:一生专攻一部经是第一等人,必定成功。一生学三四部经就是二等人了,降级了。一生学个十部经以上绝对是失败,最下等人了,因为精力和时间都分散了,学不精不熟,达不到《易经》说的“精义入神,以致用也。”;就没有悟处,不能学以致用。

九、道可道非常道道德经第八十章解读?

第80章 小国寡民

【原文】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

【译文】

使国家变小,使人民稀少。即使有各种各样的器具也并不使用,使人民重视死亡而不向远方迁徒。虽然有船只车辆,却没有必要去乘坐;虽然有武器装备,却没有机会去布阵打仗;使人民再回到远古结绳记事的自然状态中去。使人民有香甜美味的饮食,漂亮华丽的衣服,安适稳定的住所,欢乐的风俗。国与国之间互相望得见,鸡犬的叫声都可以听得见,但人民从生到死,彼此也不互相往来。

【解析】

这一章老子提出了自己的“理想国”模式——小国寡民。在老子的“理想国”中,没有战争,人民安居乐业,不用智能,自得其乐。老子认为,理想的国家不宜过大,人口也不宜过多。

“小国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远徙。虽有舟舆,无所乘之;虽有甲兵,无所陈之。使民复结绳而用之。”其中,“小国寡民”指的是满足于地域有限和人口不多的现状,而不试图通过武力来建立一个地域广大、人口众多的国家。“什佰”为古代士卒部曲的名称。什,十人,是由十个人组成的军事单位,相当于现代军队编制中的“班”;佰,百人,是由一百个人组成的军事单位,相当于现代军队编制里两个“排”的规模。“重死”即不轻死,也就是不拿着生命作赌注去冒险。人们只有做到珍惜自己的生命,才不会任意伤害他人的性命。

从前面的诸多章节中,我们可以了解到老子所处的那个时代的特征:战乱、压迫、贫瘠、饥饿、荒淫、贪婪……面对这样一个时代,老子为我们设计出了一个“理想国”的模式:国家规模很小,就像一个安静的村落;国中的百姓很少,但是人人富足,生活安定,各种器具应有签有,但是人们都不去使用这些器具;统治者清心寡欲,从不把自己的意志强加到人民的身上,也不干涉人民的生活,使人民重视自己的生命。此外,国中的人不向远方迁徙,他们虽然有船和车等交通工具,但是从不乘坐,而是徒步行走在路上;天下相安无事,即使拥有实力雄厚的甲兵,也没有用武之地;使人民回到使用结绳记事的远古的自然状态中去。结绳记事的时代是什么样的呢?那个时代没有战争,人们自由自在,和睦相处,都过着自然、纯朴的生活。这种单纯质朴的社会让每个人都心驰神往。即便在两千多年后的今天,我们依然能感觉到老子的“小国寡民”的美好。那么,小国寡民能不能实现呢?其实,这种社会曾在人类历史上存在过相当长的一段时期,只不过那时的社会发展水平还比较低,远远没有老子所说的那么富足罢了。

“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乐其俗。”“俗”指的是全部现实的生活方式,它是人们的社会政治、道德、法律、经济、社会、文化、生活的总和。在这里,老子以一连串的排比来描绘他心目中

理想社会的场景:在这个社会里,有甘甜美味的食物可供食用,有华美舒适的衣眼可供穿戴,有安适的住所可供居住,有令人愉悦的风俗可供享受。在一般人看来,这些都是些极其简单的生活需要,而老子曾说过,真正的富足就是知道满足,所以这种简单生活需求可以使人类生命的价值得以提高和升华。

“邻国相望,鸡犬之声相闻,民至老死,不相往来。”这是本章的末尾,在这里,老子通过描绘“小国”里的人们的生活和交际情况,道出了老子的处世观和生活态度。老子认为,楣邻国家的百姓之间要“老死不相往来”。不过,这种态度也不是没有目的的,我们都知道,老子向来反对“多智”,他认为人民心智机巧过多就会导致祸乱,所以他不主张人们往来。

十、道德经和道德经区别?

都是道德经,有什么区别 是不是打错字了呀。